【全民檢測】結合核酸及抗原檢測的「高頻率混合檢測」有助遏止疫情 港大倡全民檢測時採用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3/03 15:05

最後更新: 2022/03/03 16:13

分享:

分享:

港大指,高頻率核酸混合檢測有助遏止新冠疫情。(陳永康攝)

因應嚴峻的第五波疫情,港府計劃實施全民檢測以遏止病毒在社區傳播。一項由香港大學、清華-伯克利深圳研究院,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合作的研究顯示,通過高頻率的混合核酸和快速抗原檢測,可以有效減少總感染並有可能終結病毒SARS-CoV-2的傳播,措施在疫情爆發初期實施尤其有效。

研究團隊基於2021年初在Omicron變體爆發之前的COVID-19病毒株,通過在一個100,000人口的社區中類比病毒傳播過程,評估了混合核酸(pooled核酸)檢測和抗原檢測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。在推算中,在檢測中被發現的無症狀患者會,以及出現症狀的患者會被隔離及從傳播鏈中移除,研究人員根據病毒流行情況,調整混合樣本量大小動態以保持高檢測效率。

在模型中,假設初始流行率為0.1%(人群中活躍病例的比例),再生數(單個感染者新感染的人數)為2.5,10萬居民社區的參與率為90%,如果每3天進行一輪檢測,使用混合核酸測試或抗原測試,社區傳播會在2至3個月內停止。以較低頻率進行的測試只能部分緩解疫情,不能結束疫情。如果把抗原測試延長至14天進行一次,估算最終會有50%的人被感染。

在核酸檢測中混合多個樣本一起檢測可以節省資源。如果流行率低於0.1%,即只有極少數人群被感染,可以採用較大的檢測池進行第一階段檢測,以實現較高頻率的檢測。然而,隨着感染率的增加,要有效篩選感染者,需要採用較小的混合群組。

論文通訊作者、港大副校長(研究)申作軍表示,香港目前的流行率相對高,結合混合核酸和抗原檢測來實現高檢測頻率是可行的方案,他建議香港的核酸測試可採用較小5人一組的檢測池。在採樣時,每位居民會同時收集配對的兩份樣本:一份樣本用於第一階段的混合測試,另一份用於必要時(若第一階段為陽性)第二階段的確認測試。

火眼實驗室重啟後,香港的檢測能力目前大約是每天30萬支單管。到3月中,團隊估計在中央政府調動的流動實驗室的支持下,檢測力可提升至每天70萬支單管,檢測池以5人一組,可把350萬人納入測試。

現時群眾和政府廣泛採用快速抗原檢測,對陽性患者作初步篩選並隔離,這有望降低感染率。至開展全民檢測,團隊以大約2%至5%的感染率估算,採用5合1混合檢測,4至5天可完成第一輪混合核酸檢測。若感染率下降至2%以下,可考慮混合10個樣本,一輪測試只需2至3天。

研究團隊建議在疫情發展初期,應盡早進行全民核酸檢測,又指在中國大陸,一旦發生風險來源不明的社區傳播,各地都第一時間啟動全員核酸檢測,至少進行3輪檢測。2021年9月後,中央要求內地500萬人口以下城市應在2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,500萬及以上人口的城市應在3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混合核酸測試的最大群組可以提高至20個樣本。

疫情最新情況互動地圖:bit.ly/3LmilTU

一文看清強制檢測方法及途徑:https://bit.ly/3stkd4p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責任編輯:蘇文軒